从“不安分”的机床厂工人到远赴四国的职业外交官,他的故事是现实版《大江大河》
01
“建国”这个名字是一个时代的印记,也是父母对子女建设国家的期待、对祖国的美好祝福。
徐建国
中国原驻爱尔兰特命全权大使
23岁、45岁、61岁,曾经摆在徐建国面前的选择有很多。
17岁时,宁波慈溪机床厂工人徐建国只想当一名小县城工厂技术员。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,有一天自己会走出国门,成为一名高级外交官。
草蛇灰线,伏脉千里。人这一辈子要面临很多选择,而这些选择,同样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众多普通人的时代缩影:“如果当时我选择了另一条路,也许你今天采访的会是一位技术骨干、一位企业家,也可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。”徐大使爽朗地笑着讲道。
23岁
机床工人变成大学生
勤奋好学走出乡村
1955年,徐建国出生在宁波慈溪的一个乡村。从小在外婆家长大的他,人生启蒙老师是和自己一起长大的表姐。“表姐年长我十一岁,勤奋好学,她是我最早的人生榜样。”表姐工作之后,回家都会带来许多书籍,从世界名著到人物传记,这些来自外面世界的讯息,让农村孩子徐建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。
17岁,徐建国成为慈溪当地的机床厂工人,这在当时是令人羡慕的工作。“但我心里想,不能只当一个普通工人,想当技术员。”这是徐建国的第一个人生梦想。
技术员需要掌握很多数学、物理知识,但徐建国没有系统学习过。于是他靠着一套《知识青年自学丛书》,自学完成了大部分高中课程。工友们至今还清晰地记得,凌晨下班时总能看见徐建国窗前亮着灯,在他工位旁总是满地的方程式,深夜班下班后看到他骑车10余公里去答疑。多年后工人们仍津津乐道,并以此教育自己的子女。
1977年9月,一个消息,彻底改变了徐建国的命运走向:停止了10年的高考恢复了。
“听说恢复高考,我想证明自己的实力,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”时至今日,讲起高考的事情,徐建国依然十分激动。
那年,徐建国就读的高中只有三人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,徐建国能被浙江大学录取着实让老师和同学感到惊讶。事实上,这是他刻苦学习的必然结果。
“如果我没有考上大学,也许会走出另一条人生轨迹。”
NO.8
青年时期的徐建国
23岁至45岁
成为跨界复合型人才
他与浙大有不解之缘
1978年,进入浙江大学材料系求学。因为之前有5年多的工龄,根据政策他可以“带薪上学”。“一个月30多元的工资,10元贴补家用,剩下的就是自己的生活费”。要知道,当时楼外楼吃一顿,也就1块钱左右。
年长又有社会经验,热心能干的徐建国很快受到同学喜爱,进校一年,他就从班团支书成为系学生会主席。
毕业后,徐建国留校担任系分团委书记。从1983年起,他又先后担任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、校团委书记、浙江大学党委委员。
90年代初,徐建国被团中央和国家教委选为访问学者赴美学习。在美国学习近两年,他在自己热爱的金属材料领域小有成就,研究成果在SIC上发表。
1993年,徐建国从美国返回浙大,按照组织安排,到湖州德清县担任副县长、同时任浙江大学莫干山校区管委会主任。随后几年,他先后担任浙江省政府办公厅财政金融处处长,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党委副书记、常务副主任。
22年时间,徐建国从学生时代的“徐头”到徐老师、徐县长、徐处长、徐主任……从高校管理、专业研究到政府部门,徐建国在选择与被选择中不断跨界。
45岁
心系祖国,出使四国
2000年,中组部首次公开选拔高级外交官,除了年龄、级别等要求外,还必须懂外语,徐建国有幸被浙江省委推荐,命运再次向他敞开了大门。
“他是一个对自己特别有信心、敢于挑战自己的人,而且他看问题很尖锐,有自己独到的见解。” 即便这样,夫人倪丽也曾质疑他这样跨领域、跳跃式的工作变化,“但他跟我说,其实所有的工作都一样,就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。”
经过层层考试选拔,徐建国等12人成为了职业外交官。翌年,徐建国远赴南非,从此开启了长达17年的外交生涯。
作为外交官,徐建国还是一名新人。外交工作使命崇高、责任重大。初来乍到,人生地不熟,他需要迅速融入与熟习。
徐建国先后担任过中国驻格鲁吉亚大使、外交部涉外安全事务司副司长、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兼中国驻西非经济共同体大使、中国驻新西兰大使兼中国驻库克群岛大使及纽埃大使、中国驻爱尔兰大使。从他手中,递交过三代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亲笔签署的国书。
在他任职期间,经历了格鲁吉亚的颜色革命、尼日利亚的人质绑架、新西兰基督城大地震等政局动荡和突发事件,他沉着、冷静、妥善地应对了这些挑战,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与利益,圆满地履行了使命。
驻外的日子,有挑战也有欢乐。对徐建国夫妇而言,那些年的特殊经历难以忘怀。
2013年 徐建国和夫人倪丽
在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与工作人员一起庆祝农历新年
爱尔兰总统希金斯访问杭州时在龙井十八棵御茶前合影。左三为徐建国,他右侧是夫人倪丽。他左边依次是爱尔兰总统和夫人、外长及爱尔兰驻华大使夫妇。
61岁
成了和平发展的友好使者
2016年,61岁的徐建国结束了职业生涯,本应像常人一样颐养天年、含饴弄孙,过上轻松悠闲的退休生活。
回国的航班尚未启程,徐建国就收到了来自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的邀请。基金会以传播中国和平发展理念、开展国际公益活动、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为宗旨,亟需具有丰富外交经验、熟习国际规则、懂得投资理财、具有组织领导能力的管理者,所有这些仿佛将他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串了起来。
他未多作考虑,便一口答应了下来。一直陪伴在身边,倪丽心里很明白,除了合适之外,忙碌了大半辈子的丈夫是闲不下来的。
64岁的徐建国,如今的身份是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的秘书长,虽说是义工,但工作一点也不清闲,经常出国访问,不时应邀作专题讲座。徐大使对此感慨:“退休以后更忙了。”
他的故事仿佛现实版的《大江大河》:家庭环境的影响,骨子里的“不安分”,加上勤勉务实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,他在一个个人生的十字路口,写下了自己的答案,就像他当年参加高考时那样坦然而又坚定。
他的经历是大时代画笔下的一轴画卷,而卷上的浓墨重彩全凭自己一次次主动出手,将命运的斑斓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。
文字 / 浙江日报
图片 / 网 络
编辑 / 小 哈
更多精彩
敬请关注“外交官说事儿”
联系我们